
从“学渣”到“学霸”:学习困难孩子的逆袭之路
一、什么是学习困难(学习障碍)
(1)学习障碍:指发育性学习障碍,即智力正常的儿童在阅读、计算、书写、表达等方面表现出学习困难的状态。
(2)学习困难:学习困难的范围较学习障碍更为广泛,涵盖因智力障碍、情绪问题、环境因素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。具体涉及智力障碍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、孤独症谱系障碍、特定性学习障碍等。
二、影响因素有哪些
1.自身因素:
(1)缺乏学习动机:不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,在学习上有挫败感。
(2)学习习惯不良:缺乏自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监督和控制能力,课后学习缺乏计划,不能按时完成作业。
2.学校因素:
(1)教师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对自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认知,还会对中学生的师生关系产生影响。
(2)批评、惩罚等教育方式对成绩较差的儿童影响较大,可能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。
3.家庭因素:
(1)亲子关系与照护: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照护,能给孩子情感支持,助力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,提升学习动力;反之则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与引导,引发学习困难。
(2)家庭环境:和睦的家庭环境利于孩子专注学习,培养良好习惯;家庭矛盾多、氛围压抑,孩子易受情绪干扰,影响学习。
(3)养育能力:应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,多陪伴孩子,以免减少亲子互动,阻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,增加学习困难的风险。
(4)家长文化水平: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能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指导;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长,在辅导和营造学习氛围上可能不足,影响孩子学习。
(5)学习动机:家长通过鼓励、榜样等激发孩子学习动机,促使其主动学习;忽视培养或教育方式不当,易使孩子缺乏学习动力。
4.社会因素:
(1)同伴影响:态度端正、积极向上的同伴能激励孩子学习;态度不端、行为不良、品行不正的同伴则会干扰孩子学习状态,导致学习困难。
(2)学习氛围:浓厚的学习氛围,如社区组织学习活动,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;缺乏氛围则易让孩子动力不足,难以养成好习惯。
三、如何“脱困”
想脱困,需明确诊断及脱困方法。
1.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: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小动作多,行为冲动,学习困难……
脱困方法:依据行为观察和评估(如IVA等)。
(1)行为管理和训练:训练儿童的组织计划能力及执行功能。
(2)心理干预:心理沙盘。
(3)药物治疗:盐酸托莫西汀、哌甲酯等,药效明确,但副作用明显。
(4)前移治疗窗口,建立家校医同盟。
(5)针对学龄前ADHD,对父母(主要照护者)开展行为管理培训,同时进行基于教师的行为管理,核心是改善亲子关系、同伴关系,提升生活质量,减少共患病发生。
2.智力障碍(ID):智能水平发育落后于同龄儿,学龄后出现学习困难、学习成绩差的情况,同时社会交往能力不足,社会适应能力差。
脱困方法:依据孩子智能水平、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结果,调整家长期望值;进一步完善医学检查(颅脑影像学检查、染色体检测、遗传代谢疾病筛查、基因检测等)以明确病因。
(1)针对遗传代谢病进行病因治疗。
(2)开展康复训练。
3.孤独症谱系障碍(ASD):这是一组复杂的发育障碍疾病,以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、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为特征。在婴幼儿期,常表现为“五不”(不[少]看、不[少]指、不[少]应、不[少]说、不当行为)。
诊断评估工具包括孤独症评定量表(CARS)、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(ADOS)、孤独症访谈量表修订版(ADI-R)等,以及智能诊断性评估、社会适应性行为评估。如确诊,应尽早开展规范且高强度的康复训练,并结合家庭干预。
4.发育性学习障碍(LDs):学龄期儿童在阅读、书写、计算或数学推理技能方面持续出现困难,其学业技能远低于根据其文化水平和语言要求所对应的阅读、书写或数学的平均水平,并对学业成就、职业技能或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(需排除智力障碍、感觉损害,如视听觉损害、神经系统障碍、运动障碍等情况)。主要包括阅读障碍、书写障碍。
早期筛查:进行病史采集,关注临床表现,并结合早期筛查工具,如学习障碍筛查量表、学业成就测验、智能水平测试等。
早期干预:
(1)教育干预:
制定个别教育计划(IEP)。
制定个别指导计划。
开展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。
(2)认知行为干预:
阅读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增加阅读时间,通过增加儿童与家长或老师一起阅读绘本的机会,逐渐帮助儿童建立阅读信心,提高阅读速度,使其将语言和字形联系起来,并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字。
数学障碍儿童需改善工作记忆与认知功能。执行功能训练、认知辅导和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技能。
书写障碍干预侧重于发展精细运动技能,开展增加手部协调性和力量的运动活动。
(3)药物干预:目前无特效药物,现有的主要是促进脑功能、增智类药物。同时,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。
(4)心理干预:心理沙盘、绘画等艺术疗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