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一键预约 一键电话 一键导航
<
x

微信公众号

雨水时节:调养身心,焕发活力

发布时间:2025-03-06 来源: 作者: 点击次数: 打印 字号:

雨水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通常在每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2月18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前后到来。此时,春风吹遍,冰雪融化,空气变得湿润,雨水逐渐增多。在这个时节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是排毒养颜、强身健体的最佳时期。



一、雨水养生原则

1、疏肝理气,护脾祛湿

春季属肝,中医认为肝主生发。春天万物复苏,人体肝气旺盛,但肝木易克脾土,此时养生不当易损伤脾脏。脾胃是后天之本,脾胃强健,脏腑的功能才会强盛。雨水节气之后,降雨增多,湿邪较重,易侵袭机体。脾喜燥而恶湿,最易受湿邪侵袭,同时寒邪凝滞,使得湿气留恋,难以祛除,导致湿困,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应多食用山药、薏米、莲子等健脾祛湿的食物,同时保持饮食清淡,少吃生冷、油腻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2、清泄内热,做好“春捂”

雨水期间要注意“倒春寒”现象。此时气温偏低,且寒中有湿,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会产生一定影响,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病。因此,仍需注意保暖,不要过早减少衣物,要做好“春捂”,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,适应新的气候条件。此外,“倒春寒”容易使人内脏郁热,加之整个冬天吃羊肉、进补品等热性食物及在暖气环境中积攒的内热,此时会随着大地复苏在人体中生发出来,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、口腔溃烂等情况,即俗称的“上火”,应注重“清内热”。

二、雨水起居调摄

《黄帝内经》描述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”雨水节气应晚睡早起,宜动不宜静。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、不忙减衣

随着初春气温回升,人的皮肤腠理变得相对疏松,对于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。此时天气忽冷忽热,不要着急脱去冬装,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当“春捂”。特别是老人、儿童以及产妇和慢性病患者,不要过早地脱掉厚衣服,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。

2、克服“春困”

“春困”是人体随着季节变化的正常反应。雨水节气,气温逐渐升高,身体的毛孔、汗腺、血管开始舒张,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,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;同时,随着新陈代谢逐渐旺盛,耗氧量不断加大,大脑的供氧量就显得不足。此外,昼夜时长的变化和舒适的气温,都会让人感到困倦,昏昏欲睡。克服“春困”,必须规律作息,劳逸结合,并且避免诱发“春困”的病理因素。

3、自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保护

春季是一些常见病的多发季节,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。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皮肤病、高血压病等疾病的人,一遇到气温突变,或花絮拂面,或粉尘飞扬,旧疾就会复发,甚至加重。此类患者应积极做好自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保护,如患呼吸道疾病的人,出门要戴口罩,少到公共场合;关节疼痛的人,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;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,不可忽视“倒春寒”的影响。

三、雨水饮食调摄

雨水时节,养肝、调肝、疏肝尤其重要。饮食上应少吃生冷粘杂、油腻难运、辛辣温热、滋补太过的食物,以防化火生痰、滋生内热。应保持饮食清淡,营养均衡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以促进机体的代谢。从中医五行来看,春应肝,肝属木,味为酸;脾属土,味为甘。木胜土,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,多吃甜味,以养脾脏之气。可选择香椿、百合、豌豆苗、茼蒿、荠菜、春笋、山药、藕、芋头、萝卜、荸荠、甘蔗等食物。

四、雨水运动养生

雨水时节,天气渐暖,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。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,减少疾病,但应注意避寒防湿。推荐以下几种运动方式:

1、散步:简单易行,老少皆宜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。

2、慢跑:提高身体耐力,增强免疫力,但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,避免过度疲劳。

3、太极拳:舒缓柔和,可以调节身心,疏通经络,适合中老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人练习。

4、八段锦:动作简单,功效显著,可以强身健体,延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益寿。

运动前要做好热身,避免运动损伤;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,避免脱水;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,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。




雨水节气是天地更新的起点,亦是人体焕发活力的契机。遵循“养阳健脾、疏肝祛湿”之道,顺应自然,方能气血调和,安康常驻。愿大家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,保持身心健康,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!




分享到: